2025年蔬菜主要病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我省蔬菜病害种类多,随着栽培年限增加,土传病害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为做好全省蔬菜主要病害绿色防控工作,保障蔬菜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健康栽培为基础,采取阻断传播途径、土壤调控、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合理使用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等综合防控措施,保障蔬菜生产安全。
二、重点防控对象
1、大宗露地蔬菜
主要防控对象有霜霉病、软腐病、菌核病、病毒病、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炭疽病、疫病、青枯病、白绢病、根结线虫病、灰霉病、锈病、瓜类枯萎病、瓜类蔓枯病、瓜类白粉病、煤霉病、角斑病、黄萎病等。
2、大宗设施蔬菜
主要防控对象有霜霉病、炭疽病、疫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病、根腐病、灰霉病、煤霉病、角斑病、白粉病、黑斑病、白绢病、褐斑病等。
三、防控措施
1、健康栽培
轮作:土传病害严重地块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有条件地区可采用水旱轮作。
选用抗病品种:根据病害种类和品种特性,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嫁接:瓜类蔬菜可选用葫芦、南瓜等专用砧木防治枯萎病;茄科蔬菜可选用抗病砧木防治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病。
培育健康种苗:基质、苗盘、种子消毒后集中育苗,施用芽孢杆菌、寡雄腐霉等微生物菌剂防病促生。
增施有机肥:每亩施优质有机肥10立方米,逐步提高土壤有机质至3%以上。
2、阻断传播途径
清洁田园:及时清理田间病残体,集中堆沤处理,不宜在灌溉渠或水源附近堆放或者处理植株残体。
农机具消毒:农机具使用完毕后及时清理机身残留的土壤,对轮胎和农机关键组件进行消毒;发病田(棚)农事操作的铁锹、锄头、鞋子等农具应专用,下田前可涂、踩生石灰粉进行消毒。
阻断灌溉传病:菜地灌溉水提倡使用地下水,清除水渠内作物病残体。
高温闷棚:夏季高温季节,在种植下茬作物之前,关闭通风口,适当浇水增加棚内土壤湿度,在晴天高温高湿闷棚15天以上。
3、土壤调控
应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菌剂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当土壤ph值小于5.5时,选择富含钙、镁、硅元素原料制成的土壤调理剂调节酸碱性的同时增加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依据ph值不同,亩用量80~200公斤。
4、生物防治
防治疫病、霜霉病、根肿病、细菌性角斑病等可选用申嗪霉素、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等药剂;防治枯萎病、软腐病等可选用木霉菌混合麦麸/稻壳、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寡雄腐霉菌等药剂,撒施、穴施或滴灌。防治菌核病、灰霉病可选用哈茨木霉菌、多抗霉素等药剂;防治病毒病可选用苦参·硫磺、宁南霉素、氨基寡糖素等药剂;防治炭疽病可选用苦参·蛇床素等药剂;防治青枯病可选用多粘类芽孢杆菌等药剂;防治黑斑病、白粉病等可选用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等药剂。
5、科学用药
蔬菜作物种类、病害种类多,使用化学药剂时要选用相应作物及靶标病害的登记药剂。针对各类土传病害可采取药剂拌种、带药移栽、药剂灌根等措施。防治疫病可选用醚菌酯、烯酰吗啉等药剂;防治软腐病、青枯病等可选用噻唑锌等药剂;防治菌核病可选用氟吡菌酰胺·嘧霉胺等药剂;防治病毒病可选用混脂·硫酸铜、辛菌胺醋酸盐等药剂;防治炭疽病可选用代森锰锌、苯甲·嘧菌酯等药剂;防治枯萎病、灰霉病可选用咪鲜胺锰盐等药剂;防治白粉病、霜霉病等可选用福美双等药剂;防治褐斑病可选用硫磺·多菌灵等药剂;防治白绢病可选用噻呋酰胺、吡唑醚菌酯等药剂。
四、注意事项
1.采用微生物菌剂防治的菜田,尽量不全田使用化学杀菌剂,若田间出现零星病株直接拔除,或采用针对性灌根处理。
2.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农药,并严格遵守用药剂量、用药方法、用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