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情报》6月水稻病虫防治意见(第4期)
一、发生实况及趋势
据各县(市、区)本周调查:稻飞虱早稻田间发生量上升,以低龄若虫为主,百蔸成若虫量一般13-289头,鼎城高丘460头,全市加平238头。二化螟早稻田间残虫量较高,亩虫量一般441-1707头,临澧超过2200头,鼎城4770头,安乡高达7465头,全市加平2629头;枯鞘株率、枯心率全市加平分别为1.64%、0.29%;中稻田间石门亩虫量780头,枯鞘蔸率1.1%,枯鞘株率0.1%。稻纵卷叶螟有成虫迁入峰,早稻田间蛾量渐增,鼎城、安乡、桃源亩蛾量一般2.8-15头,预计6月上旬有一次卵孵高峰。纹枯病扩展速度快,早稻病蔸率一般1.6%-6.7%,鼎城、桃源分别为13.5%、15.3%,全市平均13.28%,病株率一般0.1%-3%,鼎城6.5%,全市平均5.36%。稻叶瘟早稻在鼎城、桃源、石门的感病品种上和老病区流行,发病品种主要有中安2号、中组53、中早系列;中稻在石门始见发病,最高病蔸率0.02%。
目前,早稻处于幼穗分化3-6期,即将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中稻大多处于分蘖期。据气象预测,6月气温适宜、降水偏多,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大量迁入以及纹枯病的发生,同时即将进入早稻穗颈瘟、中稻叶瘟易感易流行风险期。为此,请各县(市、区)植保部门务必加强田间监测,及时做好分类指导,科学安排防治。
二、防治意见
防治时间及对象:
早稻:破口前3天,主治纹枯病、稻飞虱,兼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秆潜蝇等,预防穗颈瘟;齐穗期,重点防治穗颈瘟。
中稻:6月中旬,主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兼治纹枯病、稻秆潜蝇、稻蓟马等,预防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晚稻:播种前做好种子药剂处理,预防水稻根结线虫病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可选用吡虫啉 氟吡菌酰胺联合拌种处理。
防治药剂:
稻飞虱选用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20%以上)、醚菊酯等;
稻纵卷叶螟选用四氯虫酰胺、多杀霉素、茚虫威等;
二化螟选用乙多•甲氧虫、阿维•甲氧虫酰肼、溴氰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以上)等;
稻秆潜蝇选用呋虫胺颗粒剂、高含量吡虫啉等;
纹枯病选用氟环唑、己唑醇(10%以上)、噻呋酰胺、咪铜•氟环唑等;
稻瘟病可选用吡唑醚菌酯、春雷•三环唑、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应在75%以上)、稻瘟灵(40%以上)等药剂。
提倡交替使用药剂,药后及时检查防效,防效差的及时进行补治。
公益提示:
1、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助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科学使用农药,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严格实施植物检疫,守好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第一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